“妈,等我扛不动水泥就躺您身边……”农民工大爷的作文,看哭全网
日前,博主@慕七七发起了
一场创意写作活动
一位在工地工作的60岁大爷
抽到的是1957年高考作文题
《我的母亲》
他在这篇作文中写道:
“坟头上的草青了又黄,黄了又青,就像我的念想一样,一年年总也断不了。我已经当了爸爸,又当了爷爷,但我已经三十多年没叫过妈妈了。我想着,等哪天我扛不动水泥了,就回村里挨着那堆土躺下,没准那时候,我再叫妈妈,她就能听见了”。
就是这样一篇文字朴实的作文
在视频发布仅48小时
点赞量已突破500万次
评论区瞬间涌入十多万条留言
视频发布者说
视频中展示的作文内容
是大爷独立写作的
产生的版权收入也会全给大爷
展开全文
《我的母亲》
今天,我巧遇短视频采访,还需要抓题,因为我是这群工友中唯一一个上过高中的,两个女孩子就选中了我,我有幸抓到了“我的母亲”这个标题。
重围母亲的回忆,让我思绪万千,母亲走了三十多年了,就埋在村头的老坟地里。她的模样,她的一举一动,就跟在眼前似的。
母亲啊,一辈子就没闲过,天不亮就起,摸着黑才歇,家里家外,操不完的心,穿的永远是洗得发白,补了又补的衣裳。她心善,能容人,跟邻里没红过脸,有啥好东西,总先紧着别人。
最让我忘不了的,是吃饭。一大家子人围着桌子,母亲从来不上桌,她就在灶台边忙活,等我们都吃完了,她才瞅瞅锅里,剩下了,就扒拉两口,要是没剩,她就不吃了,说不饿。
那会儿日子都紧巴,穷富差不了多少,可人心热乎,讲情义,母亲,就是那最厚道的一个。
她包的饺子,那叫一个香,是穷日子里最盼的念想。过年是她最累的时候,洗洗涮涮,准备年饭,累得腰都直不起来,可脸上总挂着笑。看着我们放炮仗那股高兴劲儿,她比我们还乐呵。再破的衣裳,经她的手,也给我们拾多得干干净净。
过年总是把母亲累得直不起腰,可我看到母亲的时候总是乐呵呵的!母亲什么时候都给了我们亲切感,那时候还是集体,一年四季都出不到一点新鲜菜,到秋天就要分口粮,白天打下谷子,晚上分给每家每户,这一分就是一个大晚上,农村的秋天还是一个很冷的秋天,母亲身上穿的很薄,粮食分到家以后,母亲这一晚上冻得受不了,她那薄薄的被子,围在身上一会儿,天就亮了,母亲一天的辛劳又开始了。
她揉揉眼,又得爬起来,给一大家子弄吃的,家里人多,那口烧柴火的大铁锅,死沉死沉,端上端下,真不是一般人能干的力气活。现在想想,母亲那瘦小的身子,哪来那么大劲儿?母亲人老实厚道,家里里里外外,大大小小的事,都压在母亲肩上。
母亲走的时候,才五十出头,是累病的,如今她的坟就在村边,一个不起眼的小土包,每次回村,我总要去那站站,跟她说说话。
我在城里干了大半辈子苦力,扛水泥,扎钢筋,爬脚手架,手上肩上全是老茧,累是真累,可想想母亲当年端那口大铁锅的劲儿,想想她冻得发抖还咬牙撑到天亮的样子,我这力气就又上来了。
母亲没享过福,可她教会我的,就是这骨子里的硬气和对家的担当,我得把您撑起来的这个家,接着撑下去,撑稳当。
坟头上的草青了又黄,黄了又青,就像我的念想一样,一年年,总也断不了。我已经当了爸爸,也已经当了爷爷,但我已经三十多年没叫过妈妈了,我想着,等哪天我扛不动水泥了,就回村里挨着那堆土躺下,没准那时候我再叫妈妈,她就能听见了。
千千万万与他共情的网友们
在评论区留下了好多的感慨:
“你的一句话让我明白
我们的一生
都在回味语文课本里的情怀”
“大爷写的不仅仅是他的母亲
也是你的母亲和我的母亲
更是千千万万中国人的母亲……
这份母爱让我们产生了强烈共鸣……”
博主发布高考作文路人挑战至今
对话了大学生、小学生......
平凡人的平凡日子
普通人的真情实感
在视频里被记录,被传递
一起汇聚成了生活最真实的模样
60多岁农民工大爷写下《我的母亲》
为什么让我们泪流满面?
有媒体评论称
如今,这些朴实动人的文字走红
似乎证明了一个颠扑不破的道理:
无论时空如何转变
人们依然渴望这种最真实的情感
依然欣赏这种最质朴的文字
没有华丽辞藻
没有夸张抒情
只是一个儿子对母亲最朴素的告白
这种基于真实生命历程、
经年累月发酵的情感
提醒着我们
生命中总有些东西值得慢下来
值得用一生去铭记和诉说
在生活的熔炉里
有些灵魂被煅烧成灰烬
有些却炼成了照亮暗处的真金
莫待坟头青草黄
孝在当下声声暖
珍惜父母在的时光
一声问候,一顿热饭
便是人间至孝
来源:扬子晚报、山西晚报、极目新闻、农民日报、新京报评论、中国青年报、青春北京|编辑:王张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