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产品业绩基准下行 现金类理财收益率跌破2%
普益标准近日发布2024年5月银行理财市场月报,数据显示,5月的银行理财市场继续承压,新发理财产品总体数量环比减少、业绩比较基准普遍下滑,存续的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首度跌破2%关口,凸显了低利率环境下理财市场的严峻挑战。面对“资产荒”困境,银行及理财公司需在资产配置上展现更多智慧和创新,以满足投资者在不确定时期的稳健收益需求。
5月全市场共新发了2382款理财产品 环比减少131款
最新出炉的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5月全市场共新发了2382款理财产品,环比减少131款。
值得关注的是,5月份新发行的开放式理财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下滑至3.04%,较前一月下降0.01个百分点。具体而言,农村金融机构的产品以其3.17%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领跑市场,而城商行产品则以3.02%的平均值居末。从投资性质来看,商品及金融衍生品凭借8.88%的较高业绩比较基准成为高风险偏好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占据市场较大份额的固收类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环比降0.02个百分点,至3.00%,反映出在当前低利率环境下,寻求稳定收益的理财需求依然庞大,但同时提示固收类产品的收益空间正受到压缩。
5月新推出的封闭式理财产品在业绩比较基准方面平均达到了3.08%,这一数值相较于前一个月下降了0.07个百分点,反映出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投资者对于理财产品的收益预期需适当调低。在不同的发行机构中,股份制银行展现出较为突出的表现,其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3.23%,同时也呈现下滑趋势,环比跌幅为0.26个百分点。相比之下,理财公司发行数量最多,共发行了950款,占比达48.99%,平均业绩比较基准录得3.07%,环比跌幅为0.07个百分点。
从5月新发封闭式理财产品投资类型的角度分析,权益类理财仅发行了4款产品,在业绩比较基准上占据了领先地位,平均达到了3.76%。占据较大市场份额的1924款固收类理财产品,其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3.08%,环比下滑0.07个百分点。这反映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尽管固收类产品通常被视为相对稳健的选择,但其收益预期也呈现出下行压力。
封闭式固收理财产品近1个月 年化收益率平均为3.84%
根据普益标准最新发布的数据概览,截至5月底,全市场共存续理财产品38094款,其中,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占比最大,计34972款,尽管环比减少了149款,依然是市场的主力军。
聚焦于收益率表现,5月末存续的开放式固收理财产品(不含现金管理类)近1个月的年化收益率平均为3.25%,较前一月下滑0.21个百分点;近3个月至近1年的收益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近1年收益率平均为3.04%,环比微降0.05个百分点,而其成立以来的年化收益率则保持在3.33%不变。
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近期收益率指标下滑明显,其中近7日年化收益率平均水平跌至1.91%,环比下降0.16个百分点;近1个月收益率同样降至2%以下至1.95%,环比下降0.16个百分点;延续这一趋势,3个月至近1年时间维度的收益率亦表现出下降态势,而从产品设立以来的平均年化收益率来看,也由上期的2.33%降至2.26%。
封闭式固收理财产品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平均为3.84%,环比下跌0.22个百分点,虽较开放式产品收益率高,但也未能逃脱整体下滑的趋势。
固定收益类产品依然是主流
封闭式固收类产品超基准兑付
5月全国理财市场共有5916款理财产品的到期,相较于上月增长了145款。其中,开放式理财产品共计3574款产品到期,占比达到60.41%,环比增56款。封闭式理财产品共有2342款产品到期,占比39.59%,环比增89款。
从到期理财产品的投资性质分布看,固定收益类产品依然是市场主流,5月份有5532款到期,环比增143款,显示了其在理财市场中的稳固地位。混合类理财产品当月有358款到期,权益类及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到期数量较少,总计仅25款,突显了这两类高风险、高收益产品在市场中的小众地位。以上数据不仅反映了理财市场的结构特点,也映射出投资者对于风险偏好及资产配置的倾向性选择。
从兑付收益表现来看,5月到期的开放式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所展现的实际情况与预期之间仍存差距。实际平均兑付收益率(年化)为3.03%,相比于上个月下降了0.13个百分点,且落后于它们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0.20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到期的封闭式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平均兑付收益率(年化)为3.49%,仅比上月微降0.02个百分点,值得关注的是,这一实际收益超出了其平均业绩比较基准0.06个百分点,展现出封闭式固收产品面对市场波动时更稳定的收益兑现能力。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刘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