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妥了又突然变卦!中国复购美国大豆换关税暂停,美贸易代表直接通告全球:继续查中国

Connor okex交易平台 2025-11-05 3 0

十月末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法新社记者抛出一个看似寻常的农业采购问题,却意外揭开了中美经贸博弈的又一幕暗流。面对“中国本收获季首次购买美国大豆”的求证,发言人郭嘉昆以一贯的沉稳姿态将问题引向主管部门,轻描淡写间掩不住谈判桌下的刀光剑影。果然,几天后真相浮出水面:这批大豆背后,是一场涉及千亿美元关税、稀土管制与芬太尼合作的复杂交易。

谈妥了又突然变卦!中国复购美国大豆换关税暂停,美贸易代表直接通告全球:继续查中国

就在大豆消息传出的前三天,中美经贸团队刚在吉隆坡的闷热空气中达成新一轮共识。双方围绕暂停“对等关税”、延长芬太尼合作等议题艰难磨合,美方甚至罕见使用了“平等、尊重”的措辞——这在过去四轮磋商中从未出现。按照公开协议,美国将把芬太尼相关关税降至10%,24%的对等关税暂停一年,连被业内称为“技术铁拳”的“50%规则”(即黑名单企业控股超50%的子公司同样受限)也暂缓执行。作为交换,中国承诺在本作物季采购1200万吨美国大豆,未来三年每年进口2500万吨,同时暂停稀土出口管制措施。这场看似各退一步的握手言和,一度让全球股市应声上扬,上证指数甚至冲上4000点大关。

然而硝烟未散,华盛顿便亮出新的枪口。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突然宣布,将继续推进10月24日启动的对华301调查,重点核查中国是否履行2020年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这项依据1974年贸易法开展的调查,一旦认定“不公平贸易行为”,美方有权再度加征关税。这种“签完协议就掀桌”的操作,像极了一场精心设计的连环套——先用关税暂停换农产品订单,再以调查为绳拴住中国手脚。 特朗普政府一边让财政部长贝森特向福克斯新闻网夸耀“美国豆农将生意兴隆”,一边又放任贸易代表向全球通告调查继续,两副面孔切换得行云流水。

细数美方近期的出牌节奏,这种边谈边打的策略早已有迹可循。九月份将23家中国企业列入实体清单,十月份对中国船舶加收港口服务费,再到301调查重启,每一步都卡在磋商关键节点。美方似乎把经贸谈判当作街头讨价还价,签完合同还要留个后门方便随时反悔。 这种流氓逻辑背后,暴露的是美国对华战略的深层焦虑:中国在稀土产业链的绝对话语权、半导体领域的突破韧性,以及新能源产业的快速迭代,让单边打压越来越力不从心。更别提美国国内通胀持续高烧,超市货架上“中国制造”的缺位可能直接引爆选民情绪。连特朗普都不得不公开承认“对华高额关税讹诈不可持续”,现实压力远比道德反省更有说服力。

谈妥了又突然变卦!中国复购美国大豆换关税暂停,美贸易代表直接通告全球:继续查中国

展开全文

但华盛顿显然打错了算盘。 把301调查当作悬在中国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妄想以此胁迫中国超额履行大豆采购协议,这种小贩式的猜忌反而暴露了美方的战略短视。中国商务部早已明确表态将“暂停实施10月9日公布的出口管制措施”,既然达成协议,中方向来言出必行。倒是美方这种“签完协议就掏检测仪”的行径,让人想起疫情期间截留盟友防疫物资的旧闻——信用账户早已透支殆尽。

纵观中美五轮磋商历程,一个悖论愈发清晰:美方越是强调“从实力地位出发”,越暴露其综合优势的流失。 吉隆坡会谈后那句迟来的“平等、尊重”,不过是认清现实后的无奈妥协。要知道,中美双边贸易额在政治摩擦中仍坚守6500亿美元高位,世贸组织总干事依维拉更是警告:中美贸易战若升级,长期可能削去全球GDP的7%。当气候变化、人工智能治理等全球性危机迫在眉睫,华盛顿却还在玩着“大豆换关税”的零和游戏,这种格局难免让人哑然。

谈妥了又突然变卦!中国复购美国大豆换关税暂停,美贸易代表直接通告全球:继续查中国

说到底,经贸关系的压舱石从来不是一纸协议,而是互信互利的基本逻辑。 中国复购大豆本是市场行为,却被美方扭曲成谈判筹码;关税暂停本是双赢之举,偏要捆绑调查条款。这种既要农产品订单又要战略遏制的精分操作,就像想同时点燃引擎和踩刹车,最终只会让经贸列车彻底抛锚。马来西亚磋商带来的暖意尚未扩散,就被华盛顿的变卦吹得七零八落。或许正如中方所言:听其言观其行。毕竟在芬太尼合作与稀土管制之间,在大豆采购与301调查之间,真正的风险从来不在中国是否履约,而在于美国能否学会用成年人的方式打交道。

评论